OpenELM 是苹果发布的一个开源训练和推理框架,旨在提高大模型的可复现性和透明度。它采用层级缩放策略,在 transformer 模型的每一层中高效分配参数,从而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。以下是如何利用 OpenELM 配置提升稳定性的方法:
OpenELM 架构特点
- 逐层缩放(Layer-wise Scaling):OpenELM 的核心在于逐层缩放,即每个 Transformer 层都有不同的配置(例如,头数和前馈网络维度),实现更有效的跨层参数分配。
- 独特的层配置:与传统的各向同性模型不同,OpenELM 中的每个 Transformer 层具有不同的配置,使得模型各层中的参数数量不同,从而更好地利用可用的参数预算来实现更高的精度。
- 其他特性:
- 不在任何全连接层中使用可学习的偏置参数。
- 使用 RMSNorm 进行预标准化,旋转位置嵌入(ROPE)用于编码位置信息。
- 使用分组查询注意力(GQA)代替多头注意力(MHA)。
- 用 SwiGLU FFN 替换前馈网络(FFN)。
- 使用 flash 注意力来计算可缩放的点积注意力。
- 使用与 LLama 相同的分词器(tokenizer)。
提升稳定性的配置建议
- 使用逐层缩放:通过逐层缩放策略,可以在模型的接近输入的层中使用较小的潜在维度,并在接近输出的层中逐渐增加这些维度,这有助于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。
- 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数据集:OpenELM 使用公开可用数据集进行预训练,这有助于提高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- 优化训练过程:使用 CoreNet 库进行训练,并采用 AdamW 优化器和 cosine 学习率调度,可以帮助提高训练过程的稳定性。
- 参数高效微调(PEFT):在微调过程中,使用参数高效微调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性能。
通过上述配置和建议,可以利用 OpenELM 框架提升模型的稳定性和性能。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准确性,还能增强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可靠性。